0715-8913368
18164140294
18164140294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公司荣誉
合作伙伴
资质证书
核心业务
政务外包
招聘流程外包
高端猎头
电脑培训
月嫂服务
充电就业
月嫂培训
业务外包
招聘流程外包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行业动态
公司新闻
最新招聘
人生加油站
求职意向
我想维权
律师代表
律师资质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
湖北三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NEW
政策法规
行业动态
公司新闻
联系人:吴经理
手机号:18164140294
电 话:0715-8913368
地 址:湖北咸宁市贺胜路启迪之星大楼
湖北三和人力推荐-刘备是怎么面试诸葛亮的
湖北三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劳务外包,劳务派遣,人力
资
源外包服务,是由一群年轻的创业团队组成,公司秉承认真做事、诚信做人的宗旨。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了劳务派遣许可证书的正规人力资资源供应机构。
公司拥有上百万的数据库,可以全方位建立企业和员工的桥梁渠道,我们立足不收取任何费用,全心全力为其提供就业机会,只做社会信息的桥梁。只做用工单位的人力资源保姆。
刘备三顾茅庐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它比喻诚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才,流传至今,成为世间美谈。故事发生在公元207年,刘备生于公元161年,所以他是60后,当时47岁,而诸葛亮生于181年,是80后,当时27岁,两人相差20岁。
那么,作为60后的刘备,是如何招聘到80后的诸葛亮的呢?
这段人间佳话,又带给我们今天的企业招聘管理怎样的启示呢?
刘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与曹操相比,刘备自身的业务能力并不强。刘备意识到了智谋之士的重要性,他心里非常清楚,他要取得快速发展,扩大自己的地盘,急需一位职业经理人来辅佐他。
这位职业经理人必须要具备刘备及身边人所没有的条件:有较强的战略眼光;有较强的分析思维;有较强的求职动机;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有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刘备通过什么方式招聘?
三国时期不像现在手机、网络什么的这么发达,所以招聘的渠道和手段相对较少。像刘备这样的初创公司,典型的三无企业(一无资金,二无市场,三无品牌),内部培养来不及,外部招聘找不到,因此选人必须另辟蹊径,而他的招聘定位也十分准确:
1.打着刘皇叔的旗号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要成大业,必须要有一块像模像样的牌子。
2.主动出击
定点搜寻像刘备这种创业型公司,如果守株待兔,人才主动找上门来的机率是很低的。所以他就采取熟人推荐、挖别人墙角两种方式来主动网罗人才。
3.树立雇主品牌
刘备三顾茅庐中的种种细节,体现了他对人才的尊重。
刘备为什么看中诸葛亮?
1.看学历
这得从他的老师说起。诸葛亮的老师到底是谁,众说纷坛。但是,与刘备的老师卢植(官至尚书)、曹操的老师乔玄(官至太尉)、许劭(著名人物评论家)等官方名士相比,无论是学术水平还是知名度,都有一定的差距。此,如果说刘备、曹操是985高校毕业的,诸葛亮只能算二本毕业。在学历上,诸葛亮没有太多的优势。
2.看出身
诸葛氏在荆襄地区是望族,诸葛亮根本不是布衣,他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
3.看气质
陈寿《进(诸葛亮集)表》写道: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小诸同志颜值爆表,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他有自己的土地,有自己的助理。综合来看,诸葛亮就是一个高富帅。
4.看才学
认识诸葛亮的人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他的老师司马徽评价他:可比兴周入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5.看志向
诸葛亮每尝自比管仲乐毅,说明他志向远大,是有意要出来当官的。
通过以上分析,诸葛亮虽然是个没有工作经验的待业青年,但却是一个高潜质人才,既有才学,又有人脉,求职动机又强,符合刘备招聘条件中的前四条,所以刘备要选他。
刘备哪些地方吸引诸葛亮?
1.有远大抱负
对于老板来说,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老板有抱负,下属跟着你才会有肉吃。
2.发展空间大
像曹操、刘权、袁绍集团人才济济,诸葛亮这样的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根本不会受到重视。但在刘备这里,他就能得到重用,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3.刘备有诚意
不光是上门拜访三次这么简单,就是在今天来看,让一个60后的老板去找一个80后的应届毕业生,都是非常难得的事情,而且每次上门,关羽、张飞都不耐烦,而刘备总是很沉得住气。特别是*一次,刘备见诸葛亮之前还特地吃了三天素,简直就是把诸葛亮当男神的节奏。
刘备是怎样测评诸葛亮的?
1.是面试方法恰当
刘备在面试诸葛亮时,问了一个问题:“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表面上看是在向诸葛亮请救,实际上是在考察诸葛亮的战略思维。
2.是面试流程严谨
在面试前刘备做了背景调查。面试时,刘备先考察诸葛亮的能力,之后再谈入职一事。这样一整套流程,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衔接顺畅,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恰到好处的。
3.是注重试用期的管理
刘备把诸葛亮招聘进来之后,没有不闻不问,而是“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这是一举三得,一来讨论了业务问题,二来进一步考察了诸葛亮的能力,三来让诸葛亮觉得自己受到重视,起到了激励作用。(来源:青年创业网)
延伸阅读:诸葛亮“观人七法”,教你看穿一个人
一代谋圣诸葛亮,运筹帷幄,算无遗策,是智慧的神话。无论是在行军打仗,还是处理国政时,他都要起用大量人才,因此,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他早已发展处一套自己的识人之法。
他在《知人》一文中,正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
简而言之,是从对方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大方面全面考察,真可谓面面俱到。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庄子•齐物论》中有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人我彼此,各有是非,对世界的看法总是不一样的。
一个无志之人,要么是一个庸碌的人,要么是一个骑墙的小人。这样的人对世界形不成自己的看法,只能人云亦云,甚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因此,探问一个人的是非观,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志向。对是非的态度越强烈,越能看出一个人志向之坚强。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变”指的是应变能力。要认识一个人一定要与他多说话。将他逼到词穷的地步,看他如何应对。诸葛亮认为能言善辩者一定头脑灵活,思维敏捷。
内心有坚持的人,辞辩虽繁,但万变不离其宗。而没有底线的小人,虽然说话五花八门,但是言之无物,空洞乏味。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识”指的是见识。临事对策,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见识水平。一个人即使心地再好,品格再高,如果不会做事,终究不过是个对社会无害的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一定是能够为改善社会、改善身边环境出谋划策的人。
但我们又应该仔细鉴别哪些人真正是见识不凡,哪些人却只是纸上谈兵。一个人实际历练多了,提出的意见容易切中要害,就叫见识不凡;如果只是书呆子,他们的想法虽然天马行空,但百无一用,那是纸上谈兵。
四、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遇到困难的事,这正是考验对方的勇气的时候。
没有勇气的人,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因循守旧不知道如何破解难关。而真正有勇的人,遇事刚柔并济,曲折迂回,迎难而上,往往都可以解决掉难题。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人的本性往往藏得很深,这时可以用酒打开对方心扉,使他倾吐内心*真实的自我。
庸俗之人,喝酒以后胡言乱语,甚至耍酒疯,闹得场面尴尬。而能够自我克制的人,有时会在此时流露心底的感慨,或谈理想,或谈挫折。因此识人的伯乐,*应该在酒桌上考察人的品性。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观察对方面对利益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节操。节操高洁之人,对不义之财绝不享用。《孟子》有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之财,数额再大,终究逃不过清空的*。
相反,如果以自己清廉的节操辛苦获利,则利虽小,也是可以久享的。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在拜托对方办事时,还可以由此观察对方是否能如约办到。
晁说之有名言:“不信不立,不诚不行。”一个人能否在社会立稳脚跟,就看他能否信守诺言。
如果一个人答应对方的事办不到,他会诚意向人道歉,有时甚至会推荐能办好事的人。虽然此时他失信了,但反而彰显出他的品质。
现代社会社交网络发达,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大量陌生人。因此,虽然诸葛亮的识人之法已经提出了一千多年,但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意义巨大。
结交好的朋友,任用适当的人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大获裨益。
长按公众号、点、识别关注
手机上了解最新招聘信息
上一篇:
三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接受咸宁市团市委审查
下一篇:
第三批来咸创业大学生项目入围名单